新闻动态

当前的位置:首页新闻中心新闻动态

第二届“地球系统数值模拟科学大会” 第三轮会议通知

时间:2024-10-31

地球系统数值模拟是国际科学发展前沿领域之一,是大气科学、海洋科学、地理科学、生态科学、环境科学、数学、计算科学等多学科的深度交叉和融合,应用于深入认识地球系统演变的基本规律、科学预测地球系统灾害,并为相关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服务于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

第二届“地球系统数值模拟科学大会”将联合各个领域的科研、工程技术及应用开发人员,交流在地球系统理论与模式发展、区域环境变化与调控、地球系统预测与全球变化、极端天气气候灾害模拟与应对、AI与地球系统科学等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前沿技术和应用案例,重点探讨我国大气环境与极端气象研究的最新进展,探索地球系统数值模拟与应用科学的发展方向,满足国家重大需求,促进我国地球系统科学整体向国际一流水平跨越。

一、会议信息
会议时间、地点
会议时间:2024年11月7-9日
会议地点:北京,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密云园区

二、大会报告(11月8日)
01.jpg
穆穆  中国科学院院士
题目:Influence of Arctic on the predictability of Eurasian extreme events in subseasonal time scale
02.jpg

夏军  中国科学院院士
题目:数字流域与长江模拟器研发及应用
03.jpg
张远航  中国工程院院士
题目:大气环境系统治理与减污降碳
04.jpg
王金南  中国工程院院士
题目:面向美丽中国的生态环境科技展望
05.jpg
谈哲敏  中国科学院院士
题目:天气大模型及AI应用
06.jpg
Roy Harrison  教授英国皇家学会(FRS)院士
题目:Can Biomass Burning Smoke Mass be determined reliably in the Atmosphere
07.jpg
陈德亮  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
题目:青藏高原近几十年水循环的变化
08.jpg
陈飞 教授  香港科技大学
题目:Modeling human dimensionsin WRF
09.jpg
于福江 研究员  海洋环境预报中心
题目:海洋数值预报、智能预报及其业务化应用
10.jpg
刘俊国 教授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题目:气候变化下洪涝数值模拟与雨洪资源利用
11.jpg
王自发 研究员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题目:EPICC-Model模式介绍

三、会议日程

  日期  
  时间  会场
议题
   11月7日   
12:00-18:00      注册报到
  11月8日  09:00-12:30主论坛EPICC-Model成果发布及大会报告
14:00-18:00大会报告
  11月9日  09:00-16:00分会场一地球系统理论与模式发展
分会场二区域环境变化与调控
分会场三地球系统预测与全球变化
分会场四极端天气气候灾害模拟与应对
分会场五AI与地球系统科学

(具体日程以大会网站为准)

四、分会场报告(11月9日)
分会场1:地球系统理论与模式发展
张 橹:生态水文系统方法:涌现特征及尺度效应
阳 坤:浅对流和浅对流云的表达改进青藏高原降水模拟精度
林光星:高分辨率多尺度全球气候模式IAP-MMF的研发进展
陈劭雯:中国科学院地球系统模式2.0中太平洋经向模及其对ENSO的影响
朱家文:CAS-ESM中泛北极地区多年冻土速融方案的研制与模拟
赵 纯:高分辨率大气物理化学耦合模式研发及科学应用研究
左瑞亭:通用陆面过程模型CLM水循环过程的改进研究
孔祥慧:青藏高原前期土壤温度异常对2022年夏季东亚和东南亚极端降水异常的影响研究
汤帅奇:地球系统模式中降水日变化的诊断、归因及改进
张 倩:CoLM模式中土地利用与土地变化模型的研制及其应用
陈璟怡:大涡模拟对流云分裂和夹卷过程对其生命史的影响
赵雅昕:大涡模拟揭示的对流卷入率与水平分辨率的依赖关系
董 理:多维平流方案单调性和常数性保持的实现
郭 润:海洋模式统一动力框架的研制
马洁琼:湿大气动力学方程组整体强解的适定性
陈学舜:基于IAP-AACM的气溶胶微物理和化学过程数值模拟研究
徐露露:吸光性有机气溶胶(棕碳)参数化方案的发展及其在地球系统模式中的应用
鲁欣雨:CAS-ESM2中动态全球植被方案对估计气候敏感度的影响
才其骧:人类和家畜呼吸对全球14个城市CO2排放的影响


分会场2:区域环境变化与调控
赵 斌:区域和全球新粒子生成与生长:机理和环境影响
胡建林:热浪事件中人为源VOCs排放增加及其对臭氧污染的影响
覃 栎:地球与社会系统耦合模型的开发与应用:思考与案例
高 阳:基于高分辨率地球系统模式研究生物源排放和极端天气对我国臭氧污染的影响
张 伟:水文-生物地球化学过程模型CNMM-DNDC的升级优化
王文丁:EPICC-model光解与气相化学模块研发及其臭氧模拟性能评估
臧增亮:基于变分同化与深度学习的SO2排放源优化和数值模拟研究
刘明旭:不同排放路径下全球大气OH自由基趋势及其对甲烷的影响
吴凌云:人口流动与城市气候
刘文昊:基于WRF-Chem模式和变分同化方法的北京地区的气象及二氧化碳浓度的模拟与同化研究
孔 磊:2013~2020年中国大气污染排放变化的高分辨率反演研究
申文祥:利用基于机器学习的混合气候模式研究减排对黑碳老化的影响
武姿辰:多环芳烃的多尺度模拟及其健康效应评估


分会场3:地球系统预测与全球变化
张荣华:物理驱动与数据驱动相融合的海气耦合模式研发及其对ENSO的模拟
唐佑民:滤波同化目标观测和耦合同化 --- 方法研究及应用
段晚锁:适用于地球系统集合预测的新方法及其应用
秦正坤:基于图像同化方法的CoLM陆面模式土壤湿度同化研究
王晓明:跨学科视角下的地球系统突变及预测:挑战与机遇
陈 骥:土壤碳组分储量的全球分布及对全球变化的响应
魏江峰:人为气溶胶减弱了华北地区的陆气耦合但对降水日循环影响不大
曹小群:基于q-高斯分布的鲁棒变分资料同化方法
谢 飞:平流层数值同化、天气预报和短期气候预测模型研究
朱曙鹏:气候变化下全球极端热浪带来的健康风险和经济损失评估
杨俊超:热带太平洋影响大西洋多年代际变率的模拟研究
陈桂万:CAS-ESM2对MJO数值模拟的评估分析曹小群:基于q-高斯分布的鲁棒变分资料同化方法
李桂先:CAS-ESM2中热带太平洋海表温度模拟偏差分析: 风应力与热通量
李晓静:印度洋偶极子目标观测研究
袁丽娜:基于GeoAI的气象与洪涝模拟预测
唐静宜:遥感技术在地球系统科学中的应用与发展趋势
秦建国:非典型周期和气候突变的识别与判定
崔 敏:不同温升水平下温度过冲和稳定情景中冻土碳的响应与反馈研究


分会场4:极端天气气候灾害模拟与应对
张 强:西北气候暖湿化增强东扩特征及其形成机制与重要环境影响
李 建:复杂地形与降水不均匀性
张小玲:天气预报业务现状及面临的挑战
赵 坤:强对流微物参化方案的双偏振雷达评估和改进
王国庆:变化环境下长江下游典型城市化流域洪水风险演变及趋势
陈明轩:龙卷可分辨尺度短临集合数值预报系统
罗亚丽:区域地球系统模式模拟城市极端降水及其对流过程的不确定性:一次个例研究
邹宇飞:基于机器学习的火灾风险评估预测系统研发及应用
王琳瑛:The Role of VPD in the CLM Simulated Interaction between Urban Heat Islands and Heat Waves over CONUS
刘臻晨:全球极端气象干旱:复合事件集、温度异常多样性与可解释性模拟
季 鹏:中国地区骤旱与缓旱的时空特征差异与联系
王志彪:北极海冰消融中的大气河:大气内部变率的作用
杨占梅:长株潭城市群绿心对2022年夏季高温的影响及机制分析
孔祥锐,陈桂兴:类龙卷涡旋和相关局地强风在城区中的中尺度嵌套大涡模拟
张梦卓:考虑GCM多元误差订正的动力降尺度模拟评估:极端气候事件
宋姝彤:基于Polar WRF模式的北极海雾特征分析及其趋势研究
程志祥:基于时空注意力网络的CLDAS v 2.0气象要素预测


分会场5:AI与地球系统科学
杜震洪:海洋大数据与空间智能
袁时金:物理–数据融合驱动的智能预报关键技术研究
吴煌坚:耦合物理化学过程与深度学习的空气质量预报新方法
汪 亚:中国温度未来变化的深度学习约束预估
童 宣:基于ResUnet改进NMME夏季降水预测的研究
罗京佳:AI deep learning for climate forecasts
夏祥鳌:多源数据联合遥感及其在地球系统模式中的可能应用
王莉莉:机器学习解耦我国臭氧污染演变和成因
王悟信:融入四维变分约束的深度学习资料同化方法
施红蓉:基于风云卫星太阳能评估和预报方法研究
夏江江:演天AI气象大模型应用平台简介
张美娜:基于深度学习的三维可压缩流体加速数值模拟方法
彭跃华:盘古气象大模型的台风预测分析及其与控制论的结合初探
梁真瑜:基于深度学习图像超分辨率的SMOS海表盐度高质量重构
宋子江:基于地势引导的注意力网络制作亚洲1940-2023年日高分辨率气象数据集
张雨元:深度学习直接降尺度预报


五、注册参会及缴费
会议线上注册系统已开放,请登录大会官网(earthlabscience.iap.ac.cn)“参会注册”栏目,填写个人信息及发票信息,缴纳注册费,完成会议注册。

12.jpg

长按识别二维码进入微网站报名
六、交通与住宿
会议期间大会提供往返酒店及会场班车早晚各一趟。
大会协议酒店2家,请在大会官网(earthlabscience.iap.ac.cn)“酒店住宿”进行预订,费用自理。
班车时刻表
    线路    日期发车时间
     中国科学院
     大气物理研究所
     本部(东门)
                 |
     北京瑞海姆田园度假村      
     维纳斯皇家酒店
      11月7日      14:00
17:00
     中国科学院
     大气物理研究所
     本部(东门)
                |
     北京瑞海姆田园度假村 
     维纳斯皇家酒店
  11月8日  07:00
  11月9日  07:00
     中国科学院
     大气物理研究所
     密云园区
                |
     中国科学院
     大气物理研究所
     本部(东门)
11月8日19:30
11月9日16:30
密云站 - 大气所密云园区
公交:密3路/密3路支线→密云大剧院→868路→渤海寨南(全程约1小时24分钟,票价5元)
打车:距离15公里(全程约25分钟,车费40元)

首都机场 - 大气所密云园区
公交:首都机场线→三元桥→980路→王化村→868路→渤海寨南(全程约3小时20分钟,票价38元)
打车:距离50公里(全程约1小时20分钟,车费约160元)

北京南站 - 大气所密云园区
公交:地铁14号线→来广营→936路→怀柔汽车→868路→渤海寨南(全程约2小时51分钟,票价20元)
打车:距离86公里(全程约1小时35分钟,车费约290元)

北京西站 - 大气所密云园区
公交:六里桥北里→300路快车内环→静安庄西→980路快车→蜜果园小区→987路/868路→渤海寨南(全程约3小时31分钟,票价21元)
打车:距离83公里(全程约1小时30分钟,车费约280元)


七、会务联系人
(一)大会总协调
联系人:华飞 电话:010-82995193 e-mail:earthlabscience@mail.iap.ac.cn
(二)会议注册、投稿咨询
联系人:贾老师 电话:18311392210 e-mail:sxamethyst@163.com
(三)发票咨询
联系人:易赛男 电话:010-82995285 e-mail:earthlabscience@mail.iap.ac.cn